English

语文教学不能不“一锅煮”

2000-02-23 来源:光明日报 郭千水 我有话说

有一种观点认为,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“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太强”,现在的语文教学实行的是文选制度,在一篇文章当中,把各个时代的思想和语言的、文章学的、文学的、阅读的以及各方面的常识综合起来,使语文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烩;这种高度的综合性使教师无法集中精力去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,结果是处处蜻蜓点水,哪儿也没有讲透;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,就是因为语文课的综合性太强,重复的现象十分严重,持这种观点的人设想把语文课分为语言、阅读、文学、写作四门课(不一定分成四本书),分别进行教学,认为这“大概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”。

我以为,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,无论以文字材料还是以语言材料作为教学范本,只要范本不是支离破碎的,范本就必然包含着方方面面的知识。即便是一个成语,也可能包含着文字学、语言学甚至文学、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。但是,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学“把各方面的内容都综合起来”,“方方面面都要点到”。那是各人的教法问题。设想把中小学语文分成几门课来教,这只能是一种主观的想象。如果让“语言课”的教学离开范本,即让语言的教学离开稳定的语境,我甚至怀疑这种教学能够进行,更不敢指望它能提高教学效率。退一步说,即使这种教学是能够进行的,那学生也一定会感到“索然无味”,那又怎么去解决“学生不爱学”这个问题呢?把语言分成几门课来教,而实际上仍不得不“综合”,这才要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学的重复。可见,企图以摆脱语文课的综合性来构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,是办不到的。

中小学的数、理、化等课程和大学中文等专业的汉语、写作课程是学问性课程(所以可以称之为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语言学、文章学)。中小学的历史课则主要是一门知识课。学问性课程抽象性强,它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研究学问;知识性课程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较低,并且其知识体系的内部关系也比较单纯。所以,这些课程的教学可以摆脱高度的综合性。中小学的语文课则是一门应用性课程。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,它的知识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(如前所述)。作为应用性课程的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能力,而能力的培养不能不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。听、说、读、写四种能力是相互贯通的,各种文体的读写能力也是相互贯通的,在训练过程中要想把它们完全割裂开,那就必然四处碰壁。看来,中小学语文教学无法摆脱很强的综合性,语文教学不能不“一锅煮”。

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是一种公认的事实,但其原因并不在它的教学综合性强或不强。事实上,中小学(包括中专、技校)语文课的教学已经够条分缕析的了。语文教学效率低,在于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语文课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,作为一门语文能力的训练课程来教学。语文能力的培养一靠感受和积累(生活、听、读),二靠训练(说、写),而不是靠知识的系统化。正如知识和理论不能代替学会骑车、学会游泳一样。古今中外的语言和文章大师没有几位是语言学家和文章学家,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。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,必须把语文课作为一门能力训练课程来组织教学,这才是答案。

语文教学课程综合性强是不是“学生不爱学”,“感到语文课索然无味”的原因呢?也不是。正是教师对语文课的条分缕析和学生被迫对知识的死记硬背,使学生失去了对教学范本的美的感受,失去了对说、写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成功体验,从而提不起学语文的兴趣。至于语文知识教学“重复现象十分严重”,那更不是语文的综合性强所造成的。如果把语文作为一门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训练课来教学,有什么必要将某些知识讲了一遍又一遍呢?

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,语文“教学改革虽然搞了不少,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益。”窃以为并非如此。这些年来,语文界不少同仁在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,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。这些经验的一个共同点,就是坚定地把语文课作为能力训练课来教学。然而从总体看,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仍然不高,但这并不是因为语文教改没有成绩,而是因为重知识轻能力,重分析轻训练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惰性太大,影响了教改面的扩大,影响了教改成果的推广,这才是语文教学效率得不到较快提高这个问题的症结。

(作者单位:江西省第一工业学校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